沙龍音樂會-樂曲欣賞

【11/20沙龍音樂會】

《Malia》

作曲家托斯第〈F.P. Tosti〉是義大利近代著名的歌曲作曲家,由於他所創作的旋律優美流暢且情感豐富,表現出義大利近代藝術歌曲的特有內涵與熱情,因此自發表以來即受歌唱家與欣賞者的喜愛,而成為演唱會上經常上演的曲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jX7cLnJY4c

 

【1/22沙龍音樂會】

《A. Piazzolla的Grand Tango》
曲子開頭不斷地使用強烈節奏重複低吟旋律並轉調,大提琴富有共鳴具特色的低音深深地使絃律牽動人心最深刻地憂鬱與哀愁,鋼琴並適時地將此共鳴帶入人心最柔軟處。此曲由糾結哀愁至開朗處的起承轉合實在很值得一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rkGy0zNnY

《巴哈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7裡頭的前奏曲(Prelude)》
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共有六組三十六首,按照當時流行的法國風格組曲所組成。每首組曲在曲式上包含6個快慢不同的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6yuR8efotI

【4/16沙龍音樂會】

《巴哈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7)》

巴哈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顧名思義一般愛樂朋友們聽到的皆為大提琴演奏版本,然而4月的音樂會中,則是以一般聽眾不常見到獨奏的樂器-低音大提琴來呈現。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bTgw0A3TdA

《巴哈A小調無伴奏長笛組曲(BWV-1013)》

第一樂章阿勒曼德舞曲源自於德國,通常為四四拍,並使用短的流動音型以類似即興的方式構成一連串和聲變化。

第二樂章為庫朗舞曲,快速的三拍子,曲中帶有類似跑步般的性格,其旋律主題也常流轉於高低聲部間。

第三樂章薩拉邦德舞曲源自於西班牙,為緩慢的三拍子舞曲,曲調沉緩而哀傷。

第四樂章為帶有英國風格的布雷舞曲,布雷舞曲源自於法國,與英國舞曲均為快速的兩拍子舞曲,其輕快的流動性與敏捷的姿態,形成一首簡潔有力的終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tAkpSP1JkY

《Karg-Elert的Chaconne》

卡格艾勒特的洽空舞曲,樂曲開頭深沉的幾個單音先扣住聽眾的心,時而活潑時而輕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XRFxzyfKxI

《巴赫:C大調奏鳴曲,作品1033》

開頭弦律有如微風輕撫地和煦吹過,讓人彷彿置身在溫暖陽光照耀下的大草原般。隨著主旋律加快,輕快的音群卻不見煩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h_ERXCaBKg

《巴赫:G弦之歌》

一般人對於低音大提琴的印象大多是『大一點的大提琴』或是『樂團最後面的那個樂器』。其實低音大提琴那雄厚低沉的聲音更是使人著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1GLXVAb7NA

【5/21沙龍音樂會】

《巴赫:義大利協奏曲,作品971》

《義大利協奏曲》,被收錄於《克拉維亞練習曲集》第二集中,並於1735年出版。正如他的標題所示,是以協奏曲型式寫成的鍵盤獨奏樂器作品。

由三個樂章組成:(無速度標示)-行板-急板,第一及第三樂章均為協奏曲合頭曲式(Ritornello form),第二樂章為典型獨奏樂器慢板樂章樣式,充分表現出巴赫對於義大利音樂的喜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gMFVdw0KKA

《巴赫第六號《組曲》,e小調,作品830 》

《組曲》共有六套作品,均創作於不同年代,最後這六首作品以《克拉維亞練習曲集》第一集被收錄一起,共同於1731年出版。《組曲》可說是巴赫最後的鍵盤組曲類作品,因此在舞曲的特性上常常偏離原本之舞蹈實態,有昇華之意味。

第六號《組曲》,更是全套作品中最後完成的,充滿詩意與幻想,全曲由壯麗的觸技曲引導進入五個舞曲,其中加入了一首歌唱的曲調,而每首舞曲,如阿勒曼舞曲 (德國舞曲)、庫朗舞曲(義大利式、輕快)、薩拉邦舞曲(慢的三拍舞曲)、嘉禾舞曲的速度(鄉村舞曲、二二拍)、吉格舞曲(快速之複拍終曲),雖帶有舞曲之節奏,卻均幻化為巴赫個人之藝術獨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_Y66rynMnE

【6/11沙龍音樂會】

《莫札特:嬉遊曲,編號136》

完成於 1772 年的三首「嬉游曲」(KV 136~KV 138)是莫札特遊歷義大利之後,受到義大利風格影響的創作。這三首曲子又被稱為「薩爾茲堡交響曲」,其實已經具備了交響曲的基礎規模,均勻流暢的樂句與優美的主題營造出動人的陽光特質,使得這三首嬉游曲與「第十三號弦樂小夜曲 KV 525 」同樣受歡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5d5qQpCdA

《蓋爾德:女人香》

1992年 由艾爾帕契諾主演的電影,意外地讓這首Tango曲子紅了起來,就連曲名大家都以為就同片名「女人香」,其實真正的曲名為"Por Una Cabeza (一步之差),由C.Gardel創作於1935年。C.Gardel,是拉丁音樂一個永遠的神話,他的名字幾乎成爲探戈的別稱,被尊爲“探戈之父”,代表了探戈不朽的精髓。

然而不幸的是,Gardel在同年6月24日麥德林的空難中喪生。《Por Una Cabeza》,就如同它的中文譯名一般,曲盡而腦中的旋律不散,猶如一場沒有盡興的舞蹈,永遠只差一步之遙,總是讓你悵然若失。聽它,似乎永遠也還差一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Hunor1B3xU

 

Social Share Counter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